林海濱畢業于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放棄了在世界500強高薪就業的機會,懷揣回報家鄉的夢想,參加了安徽省委組織部選聘大學生村官統一招考,并被選聘到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陵波村擔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助理、扶貧專干。兩年來,他幾乎跑遍了村里的田間地頭,所有貧困戶都知道來了個“林村官”。2016年陵波村既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100%脫貧,順利通過省第三方評估驗收。
敢為人先,勇于創新。2016年安徽省實施了金融扶貧措施,但啟動該項工作,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難度很大。林海濱通過對扶貧政策的深入研究,結合村內實際情況,率先引入了金融扶貧“第三方”擔保機制,成功為本村10戶貧困戶累計申報了50萬元小額信貸,是裕安區首個成規模實施金融扶貧的貧困村。他的創新做法打開了裕安區金融扶貧的“破冰”之路,也為裕安區乃至全市、全省金融扶貧方面提供了借鑒模式,被新華社、中國財經報、安徽日報等主流媒體總結為金融扶貧的“裕安模式”。
發揮特長,助力扶貧。林海濱本身學的是電子商務,“通過電商,讓老百姓受益,讓貧困戶脫貧”一直是他的夢想。在區組織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結合村官創業項目,他在陵波村成立了蘇家鋪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整合京東、安徽移動、國家電網等線上資源,建成了全市首個融便民服務、扶貧攻堅、電商服務為一體的便民扶貧e站,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從網上買到所需產品,代繳水電費、電話費等。同時通過e站,幫助貧困戶在網上銷售農產品,兩年來累計銷售逾20萬元,直接幫助12戶貧困戶實現脫貧。該項目受到了國務院、安徽省扶貧辦領導的充分肯定。
結對幫扶,親力親為。2016年對陵波村的李從全家來說是灰暗的一年,他的孩子李孝明在工地發生意外,全身70%以上電燒傷,基本喪失勞動能力,治療費需要20萬元,全家感到了絕望。林海濱先從“扶志”入手,堅持陪李孝明聊天,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并手把手教他電商運營技能,幫助積極申報“351、180”健康扶貧項目。李孝明成為了扶貧e站的第一個受益貧困戶,并在扶貧e站實現穩定就業,每月固定收入逾4000元。李從全也是六安市首戶通過電商扶貧成功脫貧的貧困戶。
放飛夢想,砥礪前進。一直以來林海濱始終不忘初心,不斷在專業知識與基層扶貧結合中尋找創新突破口,真正把農村這片廣闊天地作為施展才華、體現價值的平臺。“雙腳走出扶貧路,一心傾聽百姓聲”他的扶貧態度成為了許多年青大學生村官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