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田書記嗎?小喻最近怎么老沒來鎮里呀?”12月5日,應城田店鎮委組織委員張紅兵打電話給富水社區書記田響亮,打探該社區大學生村官喻先莎的情況。電話那頭,田響亮欣喜地向張紅兵報告:“現在,她在農村工作上掌握了不少方法,跟我們村的老老少少打成一片了,不再是以前那個‘碰釘子’就溜號的村官了。”
喻先莎是武漢人,去年剛擔任大學生村官,由于對農村基層工作不熟悉,經常碰“釘子”。今年,應城推出“導師制”,由該市組織部副部長張銀杰擔任她的“思想導師”,每月與她定期交流思想;田店鎮組織委員張紅兵擔任她的“實踐導師”, 傳授農村工作方法、經驗;村黨支部書記田響亮則擔任她的“工作導師”,教其參與村級事務,熟悉了解村情民意。如今,喻先莎在導師們的悉心培養下,已適應了農村工作。
“導師制”是應城積極探索大學生村官管理的新路子,即一名大學生村官由市、鎮、村三名經驗豐富的干部悉心培養,著力做好“引、傳、幫、帶”,使大學生村官安得下心、駐得下村、干得成事,助推大學生村官茁壯成長。
湯池鎮洪河村大學生村官萬珍到村工作后,在“導師”的指導下,結合該村實際,協助制定了《湯池鎮洪河村休閑觀光農業遠期和近期總體發展規劃》,并協助村“兩委”先后引進了省農科院“晶瑤”系列草莓、鱷魚特色養殖、甲魚養殖深加工等項目,利用遠程教育平臺,積極向該村農戶傳授現代種養殖技術,發展特色養殖。同時,她借助網絡信息發布平臺積極拓展外地市場,通過發布旅游信息等吸引外地游客前來觀光,幫助群眾增收。
大學生村官們在“導師”的指導下,逐步熟悉基層、扎根農村。他們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結合所在村的實際,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發家致富。目前,應城共扶持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項目2個,扶持資金3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