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準格爾旗不斷強化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通過多種舉措推進大學生村官成長成熟,一大批優秀的大學生村官成長為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今年,準格爾旗110名大學生村官成功當選嘎查村(社區)黨支部委員,其中91名當選為黨支部書記或副書記,平均每個蘇木鄉鎮、街道達到8.5名。
拓寬培養渠道,優化成長環境。從完善機制、搭建平臺、提供支持等方面入手,確保大學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動、用得上”。實行“結對幫帶”制度,即每名大學生村官與屬地蘇木鄉鎮黨委1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所在村“兩委”負責人形成幫扶對子,幫助大學生村官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引導其盡快熟悉農村環境。搭建學習交流平臺,成立大學生村官聯誼會、創辦大學生村官工作季刊《基石》、在各大媒體開設大學生村官風采專欄,以補助學費的形式鼓勵大學生村官就讀在職研究生,提高大學生村官知識儲備。鼓勵創新創業,建立30萬元大學生村官創業基金,籌建大學生村官創業園,為服務期滿或即將期滿的大學生村官提供支持,鼓勵其自主創業,帶頭致富。
下沉前沿陣地,積累實干經驗。通過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創新方法途徑、創造發展空間,讓剛出校門的大學生村官由“看客”在實踐中鍛煉成長為新農村建設“干將”。將大學生村官作為“兩委”班子重點后備干部培養,工作上壓擔子,讓他們逐步適應農村工作,積累工作經驗,逐步成長為宣傳形勢政策、化解矛盾糾紛、帶頭創業致富的能手。經過農村工作的磨礪和鍛煉,大學生村官逐漸轉換角色、融入農村、獲得認可。2009年高票當選的內蒙古自治區第一位大學生村官村主任李振華,在村“兩委”班子的重點培養下,先后為村集體辦起了豆腐坊、油料加工廠等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的項目,解決過去村民依靠“毛驢車”送水吃的難題,深得群眾信任,連續二屆被選為村委會主任,與村支書結成黃金搭檔。目前,經過考核,已經擔任龍口鎮副鎮長。
加強政策支持,形成長效機制。堅持把推進大學生村官進嘎查村“兩委”班子作為改善村干部隊伍結構、培養新農村建設骨干和黨政干部后備力量的重要途徑。換屆前,旗委對換屆方案進行了反復研究、調整,堅持把大學生村官作為培養、補充嘎查村“兩委”成員的重要來源,專門制定了大學生村官待遇提高辦法,采取對進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大學生村官予以長期聘用,并在享受中央及地方的財政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對在“兩委”換屆中選任為委員的每月增加500元生活補貼,選任為副職的每月增加600元生活補貼,選任為正職的工資比照同期進入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待遇。鼓勵更多的大學生村官參與競選村“兩委”職務。目前,已有18名表現突出的大學生村官擔任了嘎查村(社區)“一把手”。在良好的政策支持下,逐步形成了大學生村官進村級組織班子的長效機制,既解決了村干部后繼乏人的問題,又暢通大學生村官留村任職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