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火紅的5月,綻放的不只是花朵,還有耀眼的青春。在5月,青年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一年。自2021年“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至今,一批批年輕的鄉村干部響應時代召喚,挺膺擔當,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力量。
田間地頭已成為年輕“頭雁”們施展抱負的廣闊舞臺。2021年至今,共有12名鄉村干部光榮躋身“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榜單,成為廣大青年爭相學習的榜樣。他們是村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鄉鎮干部,翻開他們的履職“成績單”,有的是鄉村產業發展的開拓者,有的是服務群眾的貼心人,有的是基層治理的創新者……他們用青春和汗水在廣袤田野上勾勒出一幅幅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振興畫卷。
近日,記者回訪2021年以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中的部分鄉村干部,探尋青年榜樣們的奮斗軌跡,揭示鄉村振興需要怎樣的“青力量”。
策劃 陳炳山 許露露
統籌 許露露
大榕樹下解民憂
邱瑞麟
榜樣檔案
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邱瑞麟(黎族)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阜龍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2014年,邱瑞麟大學畢業,沒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選擇回到家鄉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田表村擔任大學生村官。2018年5月,他成為白沙黎族自治縣阜龍鄉的扶貧專干。2021年,擔任阜龍鄉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從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村官到獨當一面的基層干部,邱瑞麟參與了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奮戰,也正在為鄉村全面振興而奮斗,曾先后獲得“海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先進個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扎根鄉土的11年,讓他對基層治理的復雜性與重要性有著切身感受。為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阜龍鄉于2023年推出“村”字號治理品牌——“家長里短 民呼我應”活動。這一品牌活動以大榕樹下嘮家常的形式展開,為村民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的平臺,以便收集并解決群眾面臨的各類難題。作為鄉干部,邱瑞麟一直參與其中。
在阜龍鄉的各個村落,一棵棵枝繁葉茂的大榕樹下,時常能看到邱瑞麟和村“兩委”干部忙碌的身影。他們與村民圍坐在一起親切交談。“我想在家門口找一份工作,有合適的嗎?”“有采摘的活,你想去嗎?”“你愿意學習林下菌菇種植管理技術嗎?”邱瑞麟耐心傾聽并認真記錄著村民們的務工需求,同時積極分享企業用工信息,助力村民增收。
嘮家常的落腳點在于切實解決問題。邱瑞麟和村“兩委”在收集村民訴求后,都會迅速行動,對于簡單問題,當場給予解決;對于復雜問題,主動認領并持續跟進辦理;對于重大事項,則組織多方力量聯合辦理。
這兩年,為推動和美鄉村建設,助力村民打造宜居家園,阜龍鄉開展“我畫我家”活動,鼓勵村民自己動手,繪制出自家的設計圖。鄉村干部們則充分發揮協調保障作用,為村民提供砂石、建材等物資,幫助村民建設家園。
行動伊始,邱瑞麟便帶領黨員干部們深入各個村落,走進村民家中。他們耐心傾聽村民對于自家庭院改造的想法。“我家地勢低,一下雨家里就會積水,想在院子兩邊修建小水溝。”“我家前院的空地堆了很多雜物,我想清理干凈種植瓜果,再修復原來的護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表達著對自家院落改造的期望。
邱瑞麟認真傾聽村民的訴求,仔細記錄下細節。隨后,他根據村民的想法,和繪圖工作人員一起現場繪制設計圖。在繪制過程中,他們還不時與村民溝通,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截至目前,累計協助農戶繪制設計圖221幅,并已全部完成建設。對于未來,邱瑞麟目標明確:“我將繼續通過大榕樹下嘮家常的方式‘話’民情,解民憂,為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者 姜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