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時代青年工作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闡明了青年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戰略地位,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培養什么樣的青年、怎樣培養青年等重大問題,為新時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五四”青年節到來前夕,本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部分重要論述,供廣大讀者學習領會。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習近平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廣大青少年成就夢想的時代。希望你們心系祖國,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奮斗中創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
——習近平2022年2月24日給中國冰雪健兒的回信
立足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的奮斗目標和前行方向歸結到一點,就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新時代中國青年對先輩最好的告慰、對歷史最大的負責,就是堅定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習近平2022年4月2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講話
自覺擔當盡責,始終成為組織中國青年永久奮斗的先鋒力量。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有責任有擔當,青春才會閃光。青年是常為新的,最具創新熱情,最具創新動力。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獻。只有當青春同黨和人民事業高度契合時,青春的光譜才會更廣闊,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發。青年是社會中最有生氣、最有闖勁、最少保守思想的群體,蘊含著改造客觀世界、推動社會進步的無窮力量。共青團要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自覺聽從黨和人民召喚,胸懷“國之大者”,擔當使命任務,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爭做偉大事業的生力軍,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習近平2022年5月10日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習近平2022年10月16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
——習近平2022年12月31日發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
你們在信中說,走進鄉土中國深處,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實事求是、怎么去聯系群眾,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說得很好。新時代中國青年就應該有這股精氣神。黨的二十大對建設農業強國作出部署,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習近平2023年5月1日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的回信
年輕一代成為奮力拼搏、振興中華的一代,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就充滿希望。青年學子要樹牢科技報國志,刻苦學習鉆研,勇攀科學高峰,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綻放青春光彩。
——習近平2023年9月6日至8日在黑龍江考察時的講話
新時代新征程上,全國各族青年聽從黨和人民的召喚,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勇當排頭兵和生力軍,展現出自信自強、剛健有為的精神風貌。黨中央對廣大青年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習近平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據新華社北京2024年5月3日電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五四運動105周年。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習近平向全國廣大青年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據新華社北京2024年5月3日電
要突出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對他們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精心引導、熱忱關懷,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脫穎而出。
——習近平2024年6月24日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據“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整理)